首页 >> 最新文章

为企业扎根培育沃土重庆高新区助推企业发展路径探索0

时间:2022/10/18 17:16:42 编辑:

为企业“扎根”培育“沃土” ——重庆高新区助推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为企业“扎根”培育“沃土” ——重庆高新区助推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2012年08月08日 来源:

为充分发挥高新区中小型(微型)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及推动科技创新路径成熟、经验丰富的优势,重庆高新区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趋势,以国家“新型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程为契机,围绕本地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将建设国内首家“微型企业IT产业孵化园”。

该项目主题是“创业成长、创意碰撞、融合共进”。总投资4000万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累计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可供400—600家微企入驻,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项目的整体规划是打造一个以电子信息和高技术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动漫设计及影音制作、网站设计及制作、平面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并汇集法律、会计、专利代理、金融证券等中介服务机构的综合性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

现在像苏杰一样对创业有信心的人越来越多了。

44岁的苏杰是重庆人,在福建工作10年,经营一家网站设计公司,员工来自五湖四海。

“父母一直希望全家能在重庆团圆。”没人脉,不熟悉当地产业政策和发展现状,让他在是否回家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终于,今年春节过后,他下定了决心。

让苏杰下定决心的是从报纸上了解到的一条新闻——重庆高新区将打造国内首家微型企业IT产业孵化园。

“无论是场地,还是资金技术方面的政策,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我已经说服一半的员工和我一起回重庆创业。”苏杰信心满满。

201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两年来,他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把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核心工作,通过一系列改革,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了一片“沃土”,高新区已成为在重庆有辐射力,在西部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核心载体。

因势利导:打造优势产业的“聚宝盆”

2011年年底,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石继东主持专题会议研究决定,高新区必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微型企业,规划场地约3万平方米打造IT微企孵化园,引入微企400—600家。按照每家微企销售收入50—100万元培育,建成后力争实现技工贸收入30—50亿元,带动10000余人就业。

这就是重庆高新区正在积极打造的“微型企业IT产业孵化园”,预计9月,孵化园一期将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已有约20家微企签约或注册,其中包括归国创业团队微企2家。

“为实现优势产业集聚,我们为孵化园提供的扶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高新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刘泽武说。

刘泽武口中的扶持政策,被创业者们称为“黄金五条”,包括场地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等——

第一,从事国家和重庆市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的微型企业,可获5万元的注册资本金补助;

第二,入驻该孵化园的信息技术微企,第一年免交经营场所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只支付1/3、1/2,远低于相同地段的门店租金价格;

第三,设立IT产业微企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科技型微企;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予以一定资金扶持;对获得国家、市级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的微企,高新区予以等额配套;

第四,可获得辖区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的对接帮扶,包括产品研发、新产品和技术推广、产品加工和销售、技术咨询等;

第五,依据吸纳就业人员数量、营业额、纳税额、市场信誉度等情况,每年评定一次“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佳微型企业”,分别给予5000元的现金奖励。

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北京的中关村,都有类似的创业孵化器和平台。在这样的平台里,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而且更有利于发现和打造一批优秀微型企业。

“石桥铺商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重庆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销售区。然而,如果仅依靠传统模式单做卖场,很难突破。孵化园就是要成为其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孵化园专门为具有一定规模从事电子商务、体验式消费类微型企业留有一席之地,这是对拓展石桥铺IT数码中心发展模式的一种尝试。”刘泽武这样解释转型的原因。

即将建成的孵化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可供50家符合条件的微企入驻,包括信息技术类微企、文化创意类微企、电子商务类微企及相关科技类微型企业,还有从事培训、咨询服务、代账、代办等配套服务的微企。

此外,根据重庆市和高新区的产业规划,位于重庆高新区西区的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将着力打造成为重庆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目前该片区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批优势企业。孵化园则将与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实现产业对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企业成长通道,为高新区进一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科技金融:如何才能“四两拨千斤”

怎样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最佳的发展环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优化企业融资环境?这是高新区建设者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7月初,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与建设银行重庆分行签约,决定开展高新区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重庆亚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业务在高新区的第一家受益企业,与建行杨家坪支行签订银企合作意向书。这一业务的开展成为重庆高新区政银合作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一大新举措。

建行“助保贷”业务目前已在深圳、安徽、山东等7家一级分行开办,贷款额近30亿元。高新区则是建行在重庆的首家“助保贷”业务实质性合作单位。

所谓小微企业“助保贷”业务,实际就是指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以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由建行向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及建行双方认定、符合高新区产业规划、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放贷款的信贷业务。

建行重庆分行行长李果介绍,“助保贷”业务的特点在于银政企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受益。对企业而言,可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及担保要求;对政府而言,可提高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及支持范围;对银行而言,可批量获取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并有力地把控风险。

重庆高新区重组两年来,为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

2011年,高新区与科风投、引导基金等机构成立重庆科兴乾健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规模2亿元,主要投资于高新园区内的新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2012年5月,高新区又与重庆博悦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新城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重庆高新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立足于高新区发展,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小额贷款、担保等相关金融业务。

重庆高新区除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优质企业的资金投入之外,还加快区内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尤其是新三板的步伐。这被他们认为是借助资本的力量,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获取发展急需的资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最佳途径。“新三板、股份转让中心这种市场进入相对较为容易,中小企业可以先考虑进入,逐步发展规范,为今后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做好准备。”高新区财务局负责人认为。

去年3月以来,股份中心与高新区共同就高新区企业改制上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推动工作,也正在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成立高新区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收集科技型企业的信息,宣传企业上市政策,培育、推荐拟上市公司,指导、推进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实现融资,争取纳入新三板扩大范围试点;

制定出台《重点拟上市企业财政补贴和奖励暂行办法》,大力推动区内企业登陆OTC、新三板、境内外交易所市场的进程;

宣传新三板的相关政策及对企业的益处,汇编《关于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指南》,并有针对性向区内56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放、宣传。

同时,今年5—6月,高新区密集召开了2012年高新区金融企业座谈会、高新区与股份中心联合召开的高新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培训工作会、新三板券商与企业见面会等,及时将相关消息及政策解读向有意愿进入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传递,得到企业的好评。

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已有5家企业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交易;4家企业与券商签订或准备签订合同;5家企业正在对券商进行比较、筛选;还有几家企业兴趣明显,高新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与其沟通,鼓励其为到新三板挂牌做好准备,高效、有序、活跃的资本市场正在重庆高新区逐渐形成。

金华市光伏

衡水市浴缸及配件

惠州市手机电池

德州市娃娃鱼

海口市合模机

相关资讯